地址

新北市三芝區石曹子坑32 之 1號

介紹

山之延伸為屏障,後有大屯、七星山系為靠,山勢由左至右漸低,其中觀音山狀似筆架、馬鞍,象徵古代官居高位·能庇蔭子孫摟文武之職,執一朝之牛耳,而群山環抱,宛如雄鷹展翅獲物,地形仿佛十八羅漢在旁護衛一般。

為前有照、後有靠、左青龍、右白虎的格局,是堪輿學上真正的『狀元鼎』。
正前方面臨台灣海峽有兩條活水(淡水河、基隆河)在前方交匯,狀似漏斗,又如雙龍吐珠進入聚寶盆中,如風水地理所云“山管丁·靠山則人旺;水管才,面河則財聚”,懷恩聖地有此堪稱一流的優美風水,若將祖靈奉盾安息於此的後代子孫,不僅有皇帝、宰相命,更可大富大貴。目前已有各界名要選擇在此安息,更證明此處風水堪稱一流,唯有風水好的福地才可旺財、旺運、旺身。

塔位
/
     本心樓

    慎終務本 思遠存心
    往者雖逝,卻可在這靜謐的人間淨土上,與日月、天地、山海相伴,菩薩護持修行般若佛智,到達脫離生死苦海的彼岸,直至永恆之地。
    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雲:「六字大明陀羅尼,是觀自在菩薩摩詞薩,微妙本心,若有知是微妙本心,即知解脫….
    觀世音菩薩的大悲願,是將世間眾生從苦厄中救拔出來,如同宇宙的母親,回應著眾生的呼喚,給予悲憫護持,希望每個人開悟,共登生命彼岸。成就無上正等,正覺的佛境。

    本心樓

    慎終務本 思遠存心
    往者雖逝,卻可在這靜謐的人間淨土上,與日月、天地、山海相伴,菩薩護持修行般若佛智,到達脫離生死苦海的彼岸,直至永恆之地。
    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雲:「六字大明陀羅尼,是觀自在菩薩摩詞薩,微妙本心,若有知是微妙本心,即知解脫….
    觀世音菩薩的大悲願,是將世間眾生從苦厄中救拔出來,如同宇宙的母親,回應著眾生的呼喚,給予悲憫護持,希望每個人開悟,共登生命彼岸。成就無上正等,正覺的佛境。